9日,国家统计局例行公布了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数据。CPI方面,环比上涨0.3%,同比上涨2.1%,其中同比略高于此前机构预测的1.9%;PPI方面,环比上涨0.1%,同比上涨4.6%。
受统计局数据和中国对美16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等消息面影响,截至9日收盘,沪指报复性大涨50点,涨幅1.83%;深成指大涨2.98%,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163亿元。
这些重要数据,透露哪些信号?
- 市场回暖迹象明显。在数据公布前,市场铺天盖地的预测认为CPI可能要连续4个月在“1时代”了,显然市场对基本面有些过于悲观。A股目前的确在国内外两大因素(你懂的)压力下显得非常乏力,但利空本身是持续的,影响却是有限的。当市场渡过利空释放期后,企稳回升指日可待。央妈这边也比较给力,虽然跟财爸吵了架,可降准放水最终还是实现了,水有了,但这闸门还没完全放开。
重阳投资认为,从货币政策来看,上半年两次降准,央行大幅增加MLF规模并鼓励金融机构购买中低等级信用债,银行间资金面已经处于极度宽松的状态。但是,当前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并不顺畅,必须通过财政政策带动信用扩张。
不过此次CPI破“2”,短期因素影响很大,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的话说,“暑假出行高峰,飞机票、旅游和宾馆住宿需求增加、成品油调价、部分地区天气炎热影响蔬菜生产和储运等因素”是CPI超预期的重要原因。
- 为股市企稳加油打气。要保GDP,还得铁公基,在“两桶油”的率领下,这几天石油板块走势抢眼,钢铁基建等周期板块也不逊色,尽管CPI的超预期给了市场一些想象空间,不过周期股的走强还是要看基本面。
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有华表示,周期股走强的根本逻辑在于中报业绩大幅预增,而去年之前,周期股业绩普遍较差,而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施,这些周期股的业绩逐渐大幅改善,所以业绩是主因。次因在于市场对基建投资拐点来临的预期,叠加原材料涨价等因素,进一步刺激了股价上涨。
3、星石投资认为,7月份PMI数据整体符合规律,短期来看供需端仍面临一定压力,但从近期的政策基调来看货币政策边际转松,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,消费、新经济产业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有望持续提升,预计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下行压力。
牛市是否来临?私募机构各持己见
在A股走弱的情况下,钢铁指数、建材指数成为两市的亮点。沪指探底2691点以来,基建、化工、钢铁、煤炭、工程机械等泛周期行业显著领跑。
实际上,在近期持续走低过程中,我们不必害怕,一是A股的估值水平已处于绝对低估区域,下跌空间非常有限;二是小幅度的反弹开始显现,从今天和7号的大阳线能看出来,2700点是重要关口,如果任其下跌,会很快触及2015年股灾的最低位2638点附近引发恐慌,所以2700点是监管层“救市”的窗口,也是长线布局的好时机。在市场信心非常脆弱的情况之下,未来管理层利好政策必然会陆续出台。
对于后市,私募依然保持乐观。
泊通投资总经理卢洋则表示,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任何领域都可以自给自足的全产业链国家,即使芯片,中国70%以上的需求也可以自给自足,唯一欠缺的只是性能最高端的人工智能等复杂芯片,这和高度依赖重工业的俄罗斯和依赖进出口的日本不同,中国的战略纵深事实上比它们更好。
在这种情况下,好公司就可以完全抵御行业波动、去杠杆等影响。在目前国内好公司足够低估的背景下,无论中国顺利与否,都应该持有好公司的股票或者一线城市的房子,可能它们就是下一轮牛市的龙头。我们在目前已经满仓好公司的情况下,要做的只有一件事,就是紧密关注篮子里的好公司,保护好这个篮子。
长金投资表示,长期看来股价必然由业绩带动,好企业的价值和价格在短期有可能受到外围因素影响偏离较大,但价格向价值回归是必然的。
重阳投资总裁王庆在接受彭博电视专访时表示,市场对国内去杠杆和美中贸易争端的复合效应反应过度,作为具有逆向风格的长期投资者,我们认为这个市场有更多机会而不是风险。从债券到股票的轮动已经在进行中,具有强劲资产负债表和良好股息收益率的公司可能是很好的选择,因为它们往往会跑赢。
但也有私募保持谨慎。明汯投资认为,对于上周的大幅回调,主要推手是对于贸易摩擦的担忧、政策抑制房价带来的地产产业链个股下跌、以及上周大涨之后获利盘的了解离场的倾向。而去杠杆和遏制房价上涨的政策是短期内抑制市场上涨的政策阻力,并且目前并无放松迹象,预计市场仍有可能保持低迷的状态。但这些政策无疑是保持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和引导资本流向实体,实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必要途径。